擁抱心人物:與愛同行,在瑜珈路上自我療癒-專訪 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

擁抱心人物:與愛同行,在瑜珈路上自我療癒-專訪 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
編輯部$

編輯部$

2023-05-06發佈

擁抱心人物

# 心理治療

# 心理諮商

培欣是一名諮商心理師,也是一位瑜珈老師。長年投入在瑜珈帶領與心理諮商工作,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 將兩者整合為團體、身體工作的完全心理學實踐。讓我們透過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的帶領,一窺瑜珈身心整合的奧秘。

與愛同行-在瑜珈路上自我療癒

  • 受訪者:林培欣諮商心理師
  • 採訪者:莊詠程諮商心理師
  • 編輯撰寫:張誌閔諮商心理師

近年來,瑜珈成為生活中常見的運動休閒活動之一。瑜珈(Yoga)源於印度的一種身心修煉體系,其目的在於提升身體、心智和精神的健康與和諧。

我們在平日瑜珈鍛鍊中,較常著重在體態、動作、姿勢等外顯行為。然而,瑜珈除了帶來放鬆紓壓的幫助之外,其實也是療癒自我的一種途徑。

不知道你在練習瑜珈的同時,內心與情緒狀態如何?瑜珈帶給人們身體功能上調節,同時也在過程中獲得與自我共處的身心整合經驗。

林培欣是一名諮商心理師,也是一位瑜珈老師。長年投入在瑜珈帶領與心理諮商工作,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 將兩者整合為團體、身體工作的完全心理學實踐。讓我們透過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的帶領,一窺瑜珈身心整合的奧秘。

❤️諮商與瑜珈結合的嫩Q瑜珈心理師

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是一名瑜珈愛好者,從國中就開始接觸瑜珈。成為一名心理師與人妻媽媽後,仍保有對瑜珈的熱忱。心理師是他引以為傲的助人工作者天職,瑜珈也是多年來陪著她一起成長的好夥伴。但很多時候,工作是工作,興趣是興趣,她也不曾想過這兩者有什麼關聯。

直到有一天,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和創傷經驗的當事人互動時發現,他們和身體非常疏離,身體有很多疼痛、不舒服、僵化的姿勢,好像在訴說什麼。他不假思索分享自己這些年來瑜珈的心得,引導他們怎麼讓身體放鬆,如何傾聽身體訊息。神奇的是,那些一直以來卡住的問題和病症,獲得很大的改善。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開始思考,如何將身體工作與心理諮商結合。

這些年來經歷許多生命的轉折,從個案到心理師;從美少女到正妹人妻;從太太成為媽媽;從瑜珈愛好者和心理師成為瑜珈心理師。這些生命大大小小的經歷,透過瑜珈和自我對話整合,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 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。在訪談過程,我們可以看見她是如何如其所是地與自我共處。

❤️折來折去的瑜珈心法瑜珈經

古印度時期,一部由當時哲學家帕譚伽里(Pantanjali) 所撰寫的經文《瑜珈經》(Yoga Sutra),以八支瑜伽(Ashtanga Yoga) 為基礎,其中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最有感悟的是「來到體位法要找到穩定與舒適的位置停留、然後,記得呼吸」。透過專注在呼吸上,將所有的感知收攝回到自己身上,安頓在身體裡,是一種「從外在世界回到內在世界」的修練。

瑜珈是一種身心合一並向內在探索的覺察歷程。八支功法則是透過八種不同方式進入內在。其中,透過「瑜珈體位法」,鍛鍊身心,透過呼吸、體式,找到穩定舒適的狀態停留,並學習和自己相處。過程中如實地感受自我,不欺騙,不攻擊,內外合一的過程中,不只是修練身體,而是邀請自己前往一個自我覺察與自我接納的歷程。

我們或許以為,瑜珈就是很輕柔舒適慢慢地伸展,但其實每個人的身體心理狀態都不同,同樣動作所帶來感受不盡相同。可能是疼痛,可能是阻抗,也可能是舒緩。也如同人們在面對生活和經驗,產生的情緒與詮釋會有所落差。這種經驗帶出內在與感受的過程,在心理學中可視為一種投射。

❤️瑜珈:身心交匯的內在之旅

瑜伽,是一個完全心理學(Holistic Psychology),融合了心、身、靈三者的心理學觀點,強調人類在整體上的經驗和健康。它探究人的身體、情感、精神和社會環境之間的關聯,將人類的生命經驗看作是一個整體,認為這些因素不應被分割和分開研究。

那些我們過往所經驗到的情緒、感受、早年回憶,都會在身心靈上留下烙印,透過投射立成反映在我們的生活言行中。我們平日對自我的身體是很疏離的,腦袋在工作、身體在運作、情感在壓抑,身心靈都被拆分成工具各自運作。身體會記憶一些成長的軌跡,並轉化為身體訊號。瑜珈連結經驗,和自己的內在對話,用身體在感受。過程中可能是疼痛的,不愉快的,那是因為瑜珈開啟了內在與身體的連結重新經驗,儘管不舒服,但那是安全的。

創傷療癒鉅作「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」提到:創傷會刻在我們的大腦迴路上、警報系統裡、身體感覺中,在記憶和神經系統中不受控制地反覆播放,壓垮我們正常生活能力,更撕裂對於外界以及自我的信任。

__那些經驗轉換為各種身體症狀和訊號,可見與不可見地存在於身體之中。當進入瑜珈練習,回溯那些痛苦和創傷經驗,我們同時也是自己的母親,全然接納慈悲溫柔地和不舒服感覺在一起。即使這些感覺出現了,我也願意全然接納不舒服的感覺,我也可以和自己在一起。 __ 身體感官、關係、連結、對話,這些交匯中軸是我們人的主體。瑜珈在繁忙紊亂的現代生活中,將身心靈匯聚成「全人」的「一」。

❤️談一場從討厭自己到愛上自己的戀愛

我們也不禁好奇,這樣一位與內在感受深刻連結的瑜珈心理師,是如何成為現在這樣的他?

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說他小時候五官端正,長得人見人愛,但就一直被告訴說,你長這麼漂亮,那要瘦一點才好看阿。這個漂亮但不夠瘦的但是,成為 林培欣諮商心理師 幾十年來的痛苦。有一次在學校打掃廁所的時候,看到鏡子裡的自己,不免覺得困惑,我長得很漂亮啊,我的腿很可愛,可是為什麼大家都嫌我胖覺得我不好看。

國中時因為大家都開始重視外表也會想要減肥,一天一蘋果、暴飲暴食、抬腿瘦身法,一直以來對自己很殘忍,用自我攻擊的方式在對待身體。或許冥冥中指引了他,上大學看到瑜珈社練習的內容,是他一直以來長期練習的動作,開啟了瑜珈人生。

透過碩論的自我書寫發現,探討環境主流對於身體的期待,從討厭自己到接納自己,看見身體與自我價值、原生家庭的關係,重新審視「我」是怎麼對待身體。也促使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對身體工作有更多的好奇。透過瑜珈打開了和身體的連結,無論「我」是如何,在瑜珈的世界是完全被接納的。也才真正成為一個接納、擁抱與愛上這個愛笑愛吃愛瑜珈的女孩。

在瑜珈歷程中,我重新和自己和好。

❤️尋常到日常的點滴瑜珈生活

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剛開始把瑜珈帶入心理工作中,主要工作的對象為一般社會大眾,在帶領覺察探索團體課程中發現,其實許多人都對身體很陌生,或多或少都有肥胖、完美主義、自我攻擊、失眠、情緒困擾,經期不順等困擾存在。而這些問題的交匯點,其實都是連結到我們自己的身體。我們生活中的每分每秒,我們如何對待自己。

每個人在身體呈現是不同的,可以被全然接納經驗身體,重新和身體產生連結,創造新的經驗。老師做的是帶領和引導,但就像任何的學習一樣,都立基於平日生活中,而瑜珈只是一種教會我們要記得時常連結自己身體的方式。乃至於好好呼吸、好好睡覺,就是一種俯拾即是的自我善待。

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想和每位少有機會聆聽內在的夥伴說:「身體在幫我們說出心裡的話,往內在探索,才有辦法走入真實的途徑。」擁抱心理諮商所和林培欣 諮商心理師祝福我們每位都能在與內在和諧共處,找到生活中安頓自我的方式。

👉 線上聆聽《與愛同行-在瑜珈路上自我療癒》Podcas

[👉 線上收看《與愛同行-在瑜珈路上自我療癒》]

愛要怎麼做 可能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(7)

歡迎您與我們的心理師們一同擁抱心理、擁抱自己,擁有更棒的生命品質!

熱門文章

最新文章

mental hug logo

擁抱心理諮商所

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33號

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

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80160號

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

立案號碼 北市衛心字第XY01110079號

擁抱心理諮商所

02-8792-0568​

thisismentalhugs@gmail.com

114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

擁抱心理博愛館心理諮商所

02-2371-5808

mentalhugboai@gmail.com

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76號10樓之2

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

02-8791-0019

thisismentalhugs@gmail.com

114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

全預約制,請透過LINE@或臉書粉專私訊

Copyright © 2024 Mental Hug All rights reserved.

Powered byWelly SEO